当不管你们聊什么我都喜欢的时候,我好像感觉自己也老了。人不如故,从大学时一路看锵锵到圆桌,文涛及嘉宾们俨然成了我的老朋友,看老朋友唠嗑,岂不快哉。第一集谈老,谈得更多的似乎是社会现象,社会情绪,家辉说老是很个人的事情,如果嘉宾们能各自谈谈个人对老的各个面向,也许内容会更丰富圆满。希望国内能出更多真诚的,引人思考的节目!
千呼万唤始出来,《圆桌派》第七季终于上线了。
一档安安静静的谈话节目,一支檀香缭绕,两三好友围坐在一起,漫无目的的谈天说地,就这样,每期节目剪辑出来有将近一个半小时,接近一部电影的长度。
和电影不同的是,它没有电影的起承转合,没有高潮迭起的情节。只有三五好友,就一个话题散漫地说开去,靠着窦文涛游刃有余的主持功力,弥漫在整个节目中,处处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息。
它缓慢、安静,它没用,却又让人舍不得快进,它是几个上了年纪的人的漫谈,却丝毫没有浓浓的说教意味。
1.诶呀(陈丹青语气),本来是洗澡放着在听,因为总觉得利用了这个不能用肉眼看的时间来听最划算,但是第三期忍不住洗完依旧用眼看着听完了,爱听马爷的智慧/玩笑故事,也爱听戈辉的关于女儿的细腻的表达,也爱听鲁豫精炼的和我最有共鸣的观点,也爱文涛娓娓道来真诚的阐述。好像回到了锵锵的时候,感慨转眼间圆桌派第七季了,其实节目还在持续就已经很满足。
2.岁月流逝其实也很迷人,也许多年之后天各一方,再回首想起当年的尴尬的、可笑的、温暖的经历,都是一种享受吧!
马爷提到
第一集《老友》:家辉:胸无大志,人就老了。文涛:男女平等,还要老幼平等,众生平等,大家都是人。
第二集《照护》:文涛:老人如婴。李菁:过得长,病得晚,老得慢,死的快。胡泳:哪有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失败是必然的,你需要去面对,因为失败就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悲凉也是必须要面对的,因为悲凉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第三集《反应》: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豫鲁:已经发生的就是唯一会发生的。
第六集:文学是失败者最后的避难所。窦文涛:给至亲写悼词可能不是文化的传统,而是本能的反应
“克制是高雅的艺术”,煽情就是媚俗。含蓄但真诚,去掉了杂质。
艺术和品格紧密相连,难道堕落的灵魂从来没有填满深处的光亮,从来没有从平庸走向高尚,从来没有无数念头之后的理性升华
可能不喜欢的人领略不到吧。作品不管真诚或者媚俗,读者都有可能按照自己价值观再创造,音乐只要能通往心灵,还分三六九等有悖于音乐本身的意义
classic music/ serious music
严肃音乐 有旋律节奏的结构 是分章节的 有一定篇幅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除了带词的音乐。必须是古典音乐或者融合古典音乐风格的纯音乐
“圆桌派 第七季”充满惊喜的脱口秀片 逃离现实喧嚣的片刻欢愉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beloo.com.cn/chabeihu/movie-9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