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宝子的复仇动机实在有点弱,虽然从乔狗儿的情节做了铺垫,但是他的恨不够强,因为对他的伤害和冤屈并不直接。所以由他完成复仇实在牵强,他到底图啥?
2他们这一群人只是长大了,并不是去整容了。把县令认出来是小宝子,抑或认出来是无忧,应该难度没有那么大吧。而岳半山发的传单按理说是为了引出无忧(铜头大将军),怎么最后他们之间的对话,像是他把县令(小宝子)认成了无忧。
3他们作恶的这群人为何非要留在蠹县这么多年,早些年为了继承可以理解,后面为何不换地方。不太合理。
声明:写本文之时,本人与该剧的拍摄方、制作方、平台播出方、资金方、导演编剧演员等没有任何人情往来,更没有任何利益往来。
——————————————————
本剧优点我就不展开夸了。
作为茶和茶器爱好者,在看这剧时,关注到了很多饮茶饮酒的镜头。
承接宋代的技术,明代的瓷器行业发达,宣德成化的御窑瓷器在技艺和美学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剧的时间节点在明万历年间。
首先看宋典史在翠华楼醉酒。这个器型是瓜棱执壶,符合年代。缺点是,这个执壶的做工太精细了
凶手杀的几个人,各有各的死法。王夫子的死法是半截身子被埋于地下,口中塞了无头雏鸟。这正映射的是被王夫子滥用暴力误杀的乔狗儿。
这就怪了。乔狗儿与王夫子的内情只有三个人知道。陆直,小宝子,冷无疾。陆忠算是知道一半。
但是,有理由以这样“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杀死王夫子的人,一定是知道内情且与乔狗儿有情谊的人。
而这个人只有小宝子。凶手也只可能是小宝子。
从一开始,凶手就告诉我们,他不是陆不忧,也不会是任何人。
最开始的时候,我其实是被这部剧那种“看起来不像烂剧”的气质忽悠进来的,比如那种非常舒适的打光和色调,比如那种不疾不徐不像为了制作抖音热点的叙事节奏,比如那种时不时冒出来戳一戳我心窝子的台词。
“公道是条绕远的道。”
这句话,是我前半段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出自本剧第一位尸主冷捕头。最开始,我从本剧“侦探位”角色曲三更的视角进入,觉得冷捕头是个好人,值得一个死心眼的正义执行者逐渐为了他变得汲汲营营,搬弄算计,只为找出真凶与复仇
主角团破案是主线,曲三更作为一个捕快从迷茫到成长到动摇差点走错,又被宋辰拉回正路,最后真相大白,引路人死去赚人眼泪,曲三更成为正直的捕头,高士聪和他默契搭档,冷桂儿大仇得报开心生活,疯秀才继承私塾教书育人。平平无奇的破案,平平无奇的主线,平平无奇的励志,繁城之下,尽是不公,公道难走,但也艰难的踏出一条路来,这是明线。
但使故事更加动人的,是二十年前的往事,和牵扯其中的几个少年人。
编剧的动机应该一开始想让观众以为是陆直,中间以为是少爷,结局告诉是小宝子
一部剧好不好,第一标准就是好不好看。如果能让人一口气想刷完,就已经值得点赞了。而繁城之下,我就是一口气刷完的。
所以,虽然我下面都是讲这部剧的缺点,但依然给了五星,就是瑕不掩瑜,吐槽只是为了剧组能拍出更好的国产剧,以下观点纯粹个人观剧感受,加上一口气打完,难免错漏,不必太较真。
第一个Bug:县太爷最后不是陆无忧,而是小宝子。
小宝子不肯偷性善之人的点心,只偷性恶之人的点心,还有陆无忧被揍时挺身而出,连续N年祭奠乔阿狗等细节铺垫,塑造小宝子内心有正义感、知恩图报完全没毛病。
繁城之下 凡世之间 众生之相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beloo.com.cn/chabeihu/movie-5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