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在研究金融危机历史,从荷兰郁金香热到大萧条时期再到现在的08年金融危机,Professor一直推荐这本书,终于再看这本书前把这部电影看完。
就不了解金融危机的人来说看这个肯定看的云里雾里,TARP是什么?为什么政府参与进来?为什么nationalization是最后一招?首先,这部电影也许没能够把整个金融危机的缘由叙述清楚,但就雷曼倒闭以牵线,刻画的Dick,Hank以及其他人物的心里写实足够真实,仿佛能真切的感受到华尔街的浓重氛围。其次,真的是too big to fail么?这个理论建于的基础在金融体系不断创新复杂的今天,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有很多领域是我们还办法完全了解清楚的,金融机构互相的业务往来大大加大,特别是对华尔街的几大投行来说,一旦投资者对其中之一丧失信心,就会跨到牵连几家的高度,加之业务的相互交错,造就了一家倒,家家倒的可能性。因此在金融危机发生之时,政府不得不为这些大胆的金融机构买单。
总之,我们总是在过去的错误中学习改正,然后才得以进步。美国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正在逐步退去
终于有一个方案得以实行,信贷市场得以重振,各大银行也都在不久偿还了联邦政府的注资。
这就是《大而不倒》的角度的金融危机始末,看上去保尔森和盖特纳等人在此的确是鞠躬尽瘁,也解释了为什么让雷曼破产后来又出手救别的银行(《监守自盗》的第3点质疑)。而布什、奥巴马、麦凯恩等高级政客则是只会说几句简单道理的形象大使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奥巴马还得用盖特纳来当财长的原因(《监守自盗》的第4点质疑),因为只有这些人专业并且有经验,并且盖特纳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出色。
上周看了
[大空头]
今天坐高铁 就想着学习一下 继续看了这部
下周看《监守自盗》
这部里后半段的这段话把危机形成链条讲的很清楚,个人认为比大空头还好理解:
1. 华尔街把房贷打包,组成抵押担保债券,然后分解卖给投资者,让他们赚了大钱。
2.接着去游说贷款银行,让他们贷出更多的钱。
3.而贷款银行本来把钱贷给信用良好的人,胃口养大后,降低了标准,也即准入门槛,也就是所谓的次贷。
4.民众觉得自己贷到了很多钱,信心倍增,而只有银行知道债券抵押的都是shit,风险极高。
不管这部影片是否真实反映还原了事实真相,是否是为保尔森洗地,金融危机的锅到底应该谁来背都放到一边。首先作为一部影片它是很成功的,节奏把握到位,让我从影片开始脑子里的一根弦都绷得紧紧的,各种冲突接连不断,一波三折,本来以为有了回旋余地却又每每遇到反转。危机的解决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没有一个超级大英雄智慧无双,不是主角一出现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的,不是那种一个人救世给我等屁民带来的廉价畅快感。你看到的是各方均势力量不断艰难调和妥协的结果
《大而不倒》2011年,信心是很脆弱的东西,特别是在金融市场他消失的更快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beloo.com.cn/chabeihu/movie-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