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看了四个月,央视老三国的追剧之旅终于在司马炎登基这一刻画上句号,算是为学生时代零星的三国记忆做了一次补全。
从电视剧的角度看,作为开播于1994年,距今已有27年历史的老剧,它也许没有后来的影视剧那么专业的调色和拍摄手法,没有精致的场面和道具,但凭借老一辈艺术家精湛的演出(例如剧中多名角色其实是由同一演员饰演,但倘若不看演员表你绝无法分辨),凭借编剧对演义原文入木三分的理解和恰到好处的艺术加工(例如演义原文中有许多书信往来仅仅一笔带过,但编剧仿古人笔法原创了书信内容
《三国演义》的结局,魏属吴三家归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为帝,建都洛阳,即历史上的西晋。魏蜀吴似乎谁也没有赢,似乎一切人物的努力、一切的血雨腥风和争斗都没有了意义。
三国里面的人物,哪一个不曾南征北战、上刀山下火海,一生戎马奔波,能够善终的终归是少数,大多死在战场上或者病故。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封魏王,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即位称帝,曹丕死后其子曹睿即位,就在这样世袭之中被司马家夺取政权,曹家执政局面结束。
刘备白手起家,桃园三结义得关羽与张飞相助而兴汉室
如《红楼梦》一样,《三国演义》看来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横批竖批正批歪批。我在想,有没有女权主义者看三国,她们如何评价貂蝉被人送来送去,如何评价刘备舍妻小而惜爱将?不过吾非女权主义者,焉能知其所思?暂且按下不表。
将三十六计嫁接于管理时,人们多议商战谋略,以供管理者参谋。然而如同Bygones所言(瓮城),怎么没有人去看这其实一部曹操、袁绍、刘备、孙权这些CEO和诸葛亮 、张昭、庞统、司马懿管理顾问合作的历史。说英雄轮成败,如何不论这些谋士、军师们之成败得失?
历史记下了刘备夺地封侯,孙权的称孤道寡,也一样记载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后人评说历史,喜总结说刘备善于用人,得此才智,以成大业。我倒觉得这也是诸葛亮善于用人,用刘备这样的“贤德之主”及其手下的英勇武将,成就一个书生力不能及的伟业。有些人天生不善作一把手,而精于出谋献策。落到最后,谁的影响更大?谁的工作满足感更强?谁真正地流芳百世?如今的戏文所唱何人?诗歌所赋何人?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最得人喜的究竟是哭哭啼啼的刘备
“三国演义”周瑜是为了小乔抗曹吗?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beloo.com.cn/chabeihu/movie-3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