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花木兰的故事,大家都挺熟悉的。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动画片,都有很多讲述花木兰的故事。而这一部花木兰的动画片,我觉得算是一个蛮有意思的。尤其是里面的那只小龙叫木须。说实话我挺喜欢这个角色的,我觉得他是整部动画片中最讨喜的一个角色。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想着帮助花木兰成为英雄,这样的话他就可以。重新成为守护神。但是慢慢的他却。真心的想要帮助花木兰。
对DISNEY的作品总是情有独钟。
偶然拨到央六的佳片有约,遇上动画片总恨不得一口气就看到HAPPY ENDING。
之前有看过<<阿拉丁>>、<<小飞侠>>、<<奇妙仙子>>等等。
迪士尼唯一一部以中国题材为背景制作的<<花木兰>>倒是个空白。
昨晚错过了电影的前半部,特地今天早上一起床就开着电视机等看重播。
中国水墨画的元素在影片里融合得真的很棒。制作人员说,他们特地简化了背景,好让观众更关注人物的细腻。
那些柔和的中国式庭院和家居摆设,透发出一股我当初玩新仙剑一样的舒服感觉。
普通话版的声优阵容挺不错的。木兰的声音清润里透着天真的坚强,陈佩斯配的的小龙木须精灵又调皮,成龙大哥给将军李翔的声音虽然有一点木木的,却也笃实可爱得紧。
向来是泪点很低的人。
原以为自己要等击溃匈奴大团圆的时候才会哭。
没想到。电影开始不久,木兰在电闪雷鸣的深夜割掉长发,偷走父亲盔甲,连夜奔向军营的画面,竟让我的眼泪迅速落下。
看豆瓣上的评论。
有豆友说,到底是女子,可以点兵沙场,可以出生入死,可最后木兰她所有的付出
这部迪士尼动画《花木兰》(Mulan,1998)上映 20 年了,当年那张集国粤英三版于一碟的盗版 DVD,我们一家子很开心地不知看过几次了,特别喜欢那个港人配音的粤语版,那浓浓的中国风估计只有我祖辈以上,及后辈以下才能品味至深,而我父辈与我辈,因文化环境突变,只能慢慢去品味了。
这也是我“吾儿是我师,读书好古纸”的缘故吧。
2018.6.20 [http://william-ho.lofter.com/post/6c3aa_ee96e803]
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祖先崇拜,家族至上,逼婚的父母,长城,游牧民族的长期侵扰,这是美国人印象中的古代中国。
很多人愤愤不平:臭美国佬又肆意篡改我国的传统名著,用中国的故事包装美式的价值观! 但是,作为一个时代背景是南北朝的民间故事,片中没有出现辫子,没有出现旗袍蜈蚣服影楼戏服,男人没有披头散发。 作为正面方的汉族一律身着汉服等传统服饰,男子都束发,居家一律正坐(椅子等坐具是宋代之后才流行起来的)。
我为迪斯尼的认真和严谨而感动,也感到汗颜,这些细节的东西,一个外国公司都能够搞清楚,反而我们自己倒搞不清楚? 这个上个世纪拍给小朋友看的,导演编剧清一色美国人的动画片,至少在表面看来,比现在大部分所谓的古装剧更中国。 为什么在外国人拍的东西中,才能看到消逝已久的古典中国,这太可笑了。我们不是拍不出好东西,8090年代的那些经典电视剧现在依然经典,但 看看现在那些粗制滥造的穿越雷剧辫子戏吧,这么糟蹋自己的文化,真的好么。
什么时候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变成了色情意味的旗袍,傲慢的鞑靼统治者
中国的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让外国人糟蹋,通篇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北魏的北方少数民族怎么会讲什么三从四德?人物全然塑造为西方的形象,那条搞笑的小龙也极其弱智。剧情极为弱智(抱歉,用了粗话),花木兰从军数十年,身经百战立下的战功到这里就成了炮轰雪山就搞定的事情,而且编剧究竟知道北魏与柔然是在哪里开战的吗,难道是在青藏高原吗?最后匈奴混入京城劫持了皇帝,搞笑吗,一群外族人怎么混进来的,皇宫一个守卫都没有吗?
许多影评都说这部动画拍的好
不得不说,拍的确实不错。
花木兰,当初还是因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这个人物更加了解。
虽然是外国人拍的,但是能看出来对中国的花木兰应该是了解了许多。
花木兰替父从军,多年未曾显示女儿身,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为了父亲,也是努力的去打仗,去从军。
整个画面比较淡雅,而匈奴的画面则偏黑,木兰男女装的对比也很大,整个画面看起来很美。
不过,自然是更加期待中国导演也可以导一部这样的电影~
木兰诗x花木兰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beloo.com.cn/chabeihu/movie-3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