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很多篇热门影评后,竟没有一篇遂愿,所以来写一篇蹩脚的影评,这是一篇无关技术控和影评控的文字,没有头绪和逻辑,仅有零星的情感表达。题目是在观影时听到的一瞬间就决定好的,“Welcome to seb's” 请脑补Gosling说这句台词时的喜与悲。
观影前很多人说这部戏主角毫无疑问是Emma Stone,而我个人却不这么认为。整部影片下来,情感起伏都是随男主的发展而波动,女主其实更像是现场替我们目睹一切的一双眼,帮我们去发现去理解去陪伴去忘记Sebastian。Seb是个追求纯粹爵士,固执于纯艺术的钢琴演奏家
直到结局之前,我都以为这是一部虚高的电影,大家不过是因为歌舞和颜好又能满足人对爱情的憧憬而又一好莱坞(不出差错)的力作。然后等到了结局,等到了那首曲子再响起的时候我哭花了妆,回家路上我一直遮着脸。
如果不是因为结局,对这部电影我是冲着四星流甚至三点五星去的。特别是中间那段吵架的剧情,不管它多么的符合剧情的走向,多么的贴合现实,却让我看得有些尴尬,因为那太过于俗套,照我看来他们的爱情中应该免去了这些俗气。可是我想错,毕竟他们是人,不是“活在电影里的幻影”,他们是活在正在观影中的任何观众的回忆。
在我的人生里没有Sebastian这样的男人,所以我能理解一些人看完的共鸣和心痛,而作为我,其实我更加的渴望有这样的爱情。相知后相爱,谁也阻挡不了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所以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有太多理想梦想骄傲 ,所以才没把你留下。不过最后我们都因为对方成为了更好的自己。So that's okay, because I will always love you。
他们都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对方,这个最好不是指他们有多么年轻,而是他们需要被欣赏
《爱乐之城》在国内上映后,评分已有8.6分之高,该有的奖项提名已经统统提了一遍。在这样盛誉满载的情况下不免带着“我倒要看看它有没有什么不好的”挑剔心态来观影。
我是有点排斥歌舞片的,我喜欢音乐,尤其是电影配乐,但对舞蹈毫无兴致。歌舞片的独特形式,对大部分当代观众造成观影障碍,导致接受程度相对偏低(在我观影时,提前离场了整整三对情侣)。歌舞片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导演花了十年时间,才找到投资将它拍出来,期间几次搁浅。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在影院沙发上
我曾经认为La La Land是一道我心里面很久也无法逾越而过的坎,还记得两年前在DVDscr出来后第一时间我就下载了这片,彼时英文尚未达标的我等不及中文字幕的下载就想先见识下被坊间疯狂吹爆的开头长镜头是个什么货色,结果只看了三分钟,我就被达米安查泽雷强大的掌控能力带进了电影之中,就着着机翻的英文字幕,第一次看完了这部影片。
我很难描述那种感觉,一方面我被导演天赋所彻底征服,另一方面心中有五味杂陈如喷泉般于心底喷涌而出,之后整整两周,我都无法去在豆瓣上写下我对本片的任何评价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阿蕭(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05597674/
来了洛杉矶六年,无可避免地总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 Do you like it here?
刚来的时候,自然是喜欢的。阳光海岸和风,走在路上心情总是很好。大多数人都很友善,对于年轻的姑娘更是热情。想家是难免的,但更多时候还是塞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初来乍到的半年天天更新相册状态,对着野花也可以拍几十张。还没学会开车的时候,每天下课无事就在校门口坐公交车直达海边
看这部影片之前,精美的海报、截取几个浪漫片段构成的电影预告还有各种宣传给出的信息都让我以为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般的歌舞片,俊男美女,各种浪漫桥段,好看的歌舞,还有happy ending,就像一个涂满奶油放满各种新鲜水果的蛋糕,看着就好吃,吃在嘴里也觉得好吃,但可能吃完也就忘了。结果,我错了,这是一个以残酷的现实结尾的成人童话。不过也是因为这现实的核心,才让这部电影没有变成一个廉价的爱情幻想吧。
小塞和米娅是洛杉矶这座天使之城中两个追求自己梦想的年轻人,他们数次偶然相遇,随着了解的加深
《爱乐之城》一分手就是我们败给了现实的导演没有想象力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beloo.com.cn/chabeihu/movie-2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