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之前看的(那会儿还小),当初看这个片子是春节,那会儿还是DVD,借的,碟也是借的,我记得有大兵瑞恩、侏罗纪之类的。
当时看这部片子的感觉是压抑,相当的压抑,当时就想,赶紧来个原子弹把这帮子傻逼村民全炸死算了……实在看不下去了,演的他妈的是个啥?太烂了!操!……请省略我当时的N分钟脏话
长大了,也到了而立之年,经历了小初高大,经历了找工作辞职裁员创业……
渐渐的……
愚昧的不止是村民,我也是,我们也是,知道的越多越觉的自己愚昧,我们只不过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文本分析
1。视听语言方面
用黑白胶片拍摄,最后杀头的一片红是特技[《辛德勒的名单》虽然也是用黑白电影,但是,是用彩色胶片拍后期做成黑白的] 这与姜文这一时代的人有关,从小都看的黑白战争片类似《地道战》长大的。
镜头的设计:五十多分钟的时候,用鱼儿的视角来看马大三,表现他内心的恐惧,富有喜剧色彩,使观众产生怜悯又可爱的情感。用大量特写,突出演员表演。光线的处理,马大三接受日军俘虏开的村民会,崔健配乐,但是没有摇滚的影子(一意孤行)
2。表演的台词设计处理
姜文透明的目光表现马大三这一个淳朴的农民,用方言(河北唐山、江浙、东北)很好的反应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河北农村生活)并具有一定的纪实性。
3。影片风格
“再悲剧中也会有喜剧成分”,“真正的戏剧大师能调动人所有的审美元素”,《鬼子来了》杂糅了很多悲喜剧的风格,借了军乐交响乐得主旋律反复出现的效果。例片中“我一手一个,掐把死俩……”开始是说偷汉子的媳妇,后面是指日本鬼子,最后竟然是他这个身体残障的老人成为唯一反抗日本人的人
优秀的剧情片 永别了,武器!——对《鬼子来了》的影评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beloo.com.cn/chabeihu/movie-1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