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剧透。
影评只涉及原生家庭这一点。
我来自一个有典型东亚问题的、不太快乐的原生家庭:自负却没本事的自卑父亲;被贬低被使唤的软弱母亲;事业有成严厉不近人情的祖父。一直在闹离婚的夫妻关系;父母对小孩子抱怨、攻击家庭成员;小孩子被孝道绑架、而不得不“顺从”并没多少爱意的祖父。
被贬低、被嘲讽、被家暴、被压迫,是我成长时期的家常便饭。我的苦难没那么深刻,毕竟我虽然一直想、却从未尝试过自杀;可我的苦难也没那么肤浅,因为我从有记忆开始就遏制不住自我贬低与自残
实在难以用简短的语言形容《瞬息全宇宙》这部电影,甚至无法按一般定义给它归类:科幻?喜剧?家庭?超英电影的变种?视觉化心理惊悚片?似乎都不完全、也不到位。
影片的脑洞之大、技法之炫令人瞋目结舌、叹为观止;而微言大义的台词闪烁的内涵之广、思虑之深又让人惴惴不安并深陷其中——其实两位丹尼尔导演(Daniel Kwan和Daniel Scheinert)的前作《瑞士军刀男》就有这样的特点,只是这回的世界观架构显然更为繁复、人物线索更为庞杂、核心表达也更为隐晦。
因此
十二年前我在QQ空间里写过一条似是而非状态:
存在是一种形式,而一切的形式也只是一种存在。
十年前我在朋友圈写了一首诗:
我看见一片荒原
我看见星河璀璨
我看见生命的惶惑
我看见宇宙的分界线
六年前开始涉猎虚无主义,明白自己生来的空寂感也是有理论可循的——我并不遗世而独立,相反跟所有人一样渺小。
四年前接触Rick & Morty,疯狂崇拜上这个不洗澡年纪大的老头——他是如此接近全知全能,而他也什么都不在乎。
我经常跟那些特别讲究生活细节的人说:你搞这么多名堂...有什么意义?
文|梅雪风
一
这是近期看过的最为奇妙的电影。
它最厉害的地方, 在于它的设定和人类存在境遇之间的对位关系。从某种程度,它和杨德昌的《一一》有点像。《一一》通过一个家庭中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故事,来讲述生命的复杂又单纯的悖论。而《瞬息全宇宙》,则是通过一个家庭在不同平行空间的故事,来讲述自由与限制之间的难缠的共生关系。它们都相当形而上,但都有着将其日常化的能力,而在这种日常化当中,又都保持了相当清楚的脉络,以及因这种清晰而拥有的穿透力。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一部讲meaning of life的电影。虽然剧情略狗血,但很多细节都能看到导演的用心之处,不同状态的平行宇宙设定也很好地阐述了探寻meaning of life的阶段。
小成本制作电影翻来覆去是同样的几个演员。虽然主角是Evelyn,但其实每个角色其实都在进行自己寻找意义的救赎之路,细究起来,妈妈Evelyn、爸爸Raymond、女儿Joy,爷爷甚至是税务官等不断出现的小角色们也都在不断的时空变换中,展示不同面的自己
《瞬息全宇宙》2022年,人到中年得知天命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beloo.com.cn/chabeihu/movie-3370.html